《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1-18 17:32:36 浏览次数: 【字体:

 

第10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常识和“不列颠尼亚”。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本篇新闻,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自主学习】

1.新闻常识

新闻,是指报社、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用事实说话。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

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主体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一般是新闻开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2.关于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Britannia)是罗马帝国对于大不列颠岛的拉丁文称呼,也是建立的不列颠尼亚行省的名称。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称不列颠女神。后来成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随着英国国力的上升和大英帝国的不断扩张,不列颠尼亚逐渐成为大不列颠的化身。

 

3.新闻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4.积累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凝重(      )       紫荆(      )   停泊(      )    踉跄(            )

世人瞩目(     )    旗帜(      )   接载(       )   雏菊(      )

 

(2)解释词语 

凝重:                            掩映:

瞩目:                            易帜:

接载:                            序幕:

子夜:                            退役:

陈迹:                            踉跄:

【合作探究】

1.《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英国殖民者都有哪些活动?

 

 

2.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的含义?

 

 

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典例巩固】

1.新闻也叫__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__,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

 

2.概括《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六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

事件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B.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志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C.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D.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

 

4.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B.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从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

 C.布热金卡应当是个百花凋谢、永远没有阳光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D.导游也无需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5.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   )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______。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A.这一次的降旗将永远定格在英国的历史上 

B.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C.相伴缓缓而下的旗帜的是充满哀伤的音乐 

D.面对下降的旗帜香港有人心里是喜忧参半

拓展延伸】

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字。

 

 

 

 

 

 

 

 

 

 

 

 

 

 

 

 

 

新华网香港1月1日电(记者林建杨)2012年元旦清晨,新年第一缕阳光照亮了秀丽的香港维多利亚港湾。清新的海风中,许多内地游客和香港市民来到位于香港会展中心旁边的金紫荆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新年到来。

  7时45分,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身着礼服的香港警察银乐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广场。一曲《歌唱祖国》之后,升旗队及护旗队就位。

  8时整,全场肃立,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伴随下冉冉升起。人们向徐徐上升的国旗、区旗行注目礼。明媚的阳光、广场上鲜艳的旗帜和金色的紫荆花雕塑构成了香港新年最动人的一道风景。

  当国旗升到旗杆顶端的那一刻,金紫荆广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为迎接2012年来临,香港举行系列活动庆祝。1日下午,香港一些民间团体将在九龙尖沙咀举办大型舞龙醒狮巡游活动。主办方表示,届时将有2222人同时舞动1111头醒狮5分钟,有望打破最多人同时舞狮的世界纪录。

而新年前夕,香港各区都组织了倒数迎新年活动。其中,一年一度的新年“除夕倒数咏香江”烟火汇演,吸引35万人在维多利亚港两岸观赏。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