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成章中学的体育

来源:摘录 发布时间:2009-02-12 16:31:30 浏览次数: 【字体:

      抗日时期成章中学的体
            
(1938年——1944年)
                              陆科贤
    成章中学在抗日战争中,是湘南地区一所著名的私立完全中学校:由于学校教育质量高,毕业学生一般都能升入高等院校,有些还能考进清华、北大、北师大和武大等全国著名学府,因此,除衡阳地区学生涌跃入校外,远在零陵、邵阳和郴州等地区学生,也纷纷来成章就读。
    成章中学不仅文理并重而且十分重视体育教学。当时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特色,主要有如下几个个方面:   
    (一)体育摆在主要学科之一:当时教育界一般都认为语、数、理化是主要学科,史地为副科,而体育、音乐、美术和劳作则是“小四门”,可有可无,不关重要,而成章中学却认为学生身体健康是学习和以后工作的基础,身体不好则学习工作都谈不上。为此,学校把体育列为主要学科之一,每周体育课两节,课外体育活动两节和早上晨跑,正式列在课程表上。学生平经医生证明身体不能参加体育者外,全校学生均须参加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未经请假,缺席者一律作旷课处理,每期期终体育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升级,但下孛期期初,可以补考,达到及格仍可升级,如仍不及格则作留级处理。毕业时不及格者,不发毕业证书,只发给肄、比证书,即使文理学科优秀者,也不例外。当时学校主要考虑,学生身体好,将来才能做一番事业,否则学成身病甚至夭亡,虽有特长却一事无成,甚为可惜,如我班同学羊春秋,文学造诣甚高,素有“羊夫子"之称,由于能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健康,现年至古稀,仍能在湖南湘潭大学中文系任教授,担任繁重教学任务,这就是在学校经常锻炼身体所获的积极效果。所以,全校学生能正视体育,在晨跑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全校是一片欢腾活泼,呈现了青少年青春活力的局面。
    (二)体育与劳动相结合,开辟体育活动场所:体育场地是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没有场地,学生无法锻炼,成章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经费完全依赖自身筹备,开辟体育场地是需要较多的经费的,原校在城内(即现在吉祥街老邮电局处)建有几千平方米的大运动场,但在抗日战争开始后,学校曾数迁至乡村,每到一处,均须重建运动场地。经校方多次研讨,乃决定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自己动手修建运动场地,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也保证了体育教学需要和学生课外活动有足够活动的场所。
    (三)重金礼聘优秀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教育质量好坏,教师教学水平是一个重要条件,当时教师是聘请制,由学校发给教师聘请书,其中包括课时、薪资、年限等,期满可以续聘或解聘。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大都聘请全省或地区的优秀教师,如语文有何一风、崔遴适、谷巨山、谢青山、欧建鸿等,数学有罗芳桦、罗则尧、罗凤梧、曾冲等,外语有汪剑吾、张锡候、李文彬、张心梨等,历史有戴匡平、地理有赵紫霞等,化学有刘光祖,物理有王三一、曹笑舒等。体育原只是由童子军教师兼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河北保定逃难来到衡阳的朱恩魁老师,经钟蔚岗老师介绍来校担任全校专职体育教师,以此改变了学校的体育面貌。朱恩魁老师系河北保定人,早年毕业于湖南岳云体专,曾担任保定师范体育教师,朱老师对人诚恳直率,作风正派,对工作认真负责,由于学校分为五个分院,每院相距l一5里,朱老师清早起来,背上一个球网,装上两个球,跑到该天任课的分院,晚上才回到住处,天天如此,毫无怨言,他对学生热情,但个性较强,脾气暴躁,有时学生不听话,举起拳头大骂“土包子”,“该打死!”(但从未打过人)过后又找学生亲切交谈,交换意见,指出错误的所在,并解释只是吓唬一下而已,因此学生对他既怕又爱,师生感情极为融洽,朱老师的技术全面,尤其是在教学和训练方法上,以及组织工作,有独到之处,当时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主要就是为学生身体健康,因此他经常教育学生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他的教学方法,即在每学期开学初,公布这期体育考试的项目和标准,使学生明确这期体育的要求,以便在课堂上和课外锻炼积极练习,每堂课也围绕这期项目以之为主要教材,进行教学。课堂上在讲解示范后,学生练习本课项目,如已能领会掌握,并达到一定的标准,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活动,提高学生兴趣,避免单调乏味,故课堂甚为活跃。每年还安排二次较大的全校运动会,定每年的五月和十月举行,成为惯例,以班为单位参加,计算团体总分和个人成绩,获胜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学生每人最少参加一项,比赛成绩可以作为体育考试成绩,比赛场地因学校搬至演陂桥乡下,无大的运动场地,除田径和短跑等项目在运动场比赛,长跑则利用乡村特点,改为越野跑和爬山等,球赛则在课外活动和晚饭后举行。至于每周两节课外体育活动,则由各分院各班学生体育干事安排,大多由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项目活动,故课外体育活动亦甚为活跃。
    (四)培养一批专业体育人才: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发现一些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吸收到学校代表队中,加以专项培养训练,但代表队员必须符合几个条件:
(1)身体素质好,有培养前途。
(2)品行端正作风好,未受到学校任何处分,如学生已参加代表队,即使受到丁罚处分,也开除出队。(当时学校在学生犯有错误时,根据情况,处以甲、乙、丙、丁等处罚,甲等即开除学籍。)
(3)主要学科必须达到及格成绩。入队后,如期末考试有主科一门不及格者,则停止训练,待补考及格再入队。
(4)能勤学苦练,有为集体争光的思想。学生不能吃苦,可以自动退队,学校亦不卑视。
   最后一条是自愿参加。如有体育成绩较好者,不想向体育方向发展,亦不勉强加入代表队,如我班贺康同学,篮排球技术均很好,又是全校跳高冠军,学校吸收入代表队,但他不想向体育发展,所以没有参加代表队,毕业后他考进大学建筑系,当上了建筑工程师。学校为了发现人才,还在各院成立名称不同的分院代表队,如远征队、大刀队、小萝卜队、小白菜队和醒狮队等。经常各队进行友谊赛,其训练方法多以身体素质和专项结合,如篮球队必须练习田径,田径队也可练习球类,全面训练,训练时间则安排在每天早上晨跑和课外体育活动内,不占用其他学习和休息时间,另外在节假日,尤其是利用寒暑假集中全天训练,但每天仍安排晚上自习其他学科一个半小时,有时还请其他学科老师作辅导,以提高各科成绩。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朱老师的辛勤耕耘,精心组织,加上学生自觉的刻苦锻炼,成绩提高较快,当时各校迁至乡下,分散较远,只有道南中学相距较近!(也还有十多里),经常联系各项友谊赛,我校获胜较多,在县级每年运动会,大多获得冠军和亚军,尤其是在1943年县举行一次巨大的运动会,共设有九个大项目,(有篮、排、足、乒、田径、举重、拳击、摔跤和游泳)我校除篮球因轻敌思想,以二分之差败于新民中学外,其余八项均获得冠军和总分第一,并代表县参加老二区选拔出席省的比赛。在老二区选拔赛中又获得足球冠军,篮排球亚军,田径总分第二名,继之代表老二区参加湖南省在耒阳召开的全省运动会,获得足球第三名。个人项目获得前六名有郑叔平、龙建平、傅秀平、唐镇汉、王长青等等,一时名噪湘南。在此期间尚有龙建平、傅秀平和陆科贤升入国立体育专科学校,解放后,陆科贤、李国珍和龙建平选入湖南省篮球和足球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还有原成章中学毕业学生,如龙建平、傅秀平、陆科贤、肖纯一、唐镇汉、李国珍、徐敬琦等在解放后仍立足于体育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祖国体育事业作出较大的贡献。
    总之,成章中学在抗日战争八年中,政府不予重视体育,在艰难的环境下,而学校能正确对待体育工作,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是取得一定的成绩的。
                        追记于1994年10月
  (作者系成章中学初75班、高10班学生,现为衡南县一中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