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23 10:29:23 浏览次数: 【字体: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经度;纬线、纬度;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低中高纬的划分;

4.掌握经纬网的应用。

自主学习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 km;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二、地轴和两极

1.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这根轴代表了地球的旋转轴——地轴,它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北极、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三、经线与纬线

 

 

纬线

经线

概念

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特点

线圈[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形状[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         能平分地球 [来源:学科网]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         组成经线圈,且每个         均可平分地球.[来源:Z|xx|k.Com]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_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        。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都________。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间隔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_________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

指示_______方向

指示_______方向

 

1.经度: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用20°W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由20ºW 向东到160ºE为东半球,由20ºW向西到160ºE为西半球。

2.纬度:赤道是0°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 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低中高纬的划分: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

五、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①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

②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为西经。

2利用经纬网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方向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向的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 算距离[来源:##]

①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

②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

③任意一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 km

典例巩固

1.在地球仪上,0°纬线与0°经线相比(    )

A.正好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纬线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来源:Z.xx.k.Com]

2.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60°E        B.60°W      C.120°W     D.0°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3~4题:

3.A点的地理坐标是(    )

A.(10ºS,170ºE)                 B.(10ºN,1 70ºW)

C.(10ºN,170ºE)                 D.(10ºS,170ºW)

4.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

①A点  ②B点  ③C点  ④D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关于右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

6.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

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

7.在右图的经纬网中,A点在B点的方向是(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8.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 。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9.若一架飞机由右图中A点经B点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

C.由A点飞往B点是向西北飞,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南飞

D.由A点飞往B点是向东北飞,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北飞

10、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可能(    )   

 A.逆时针走了<180º的圆弧    B.逆时针走了>180º的圆弧

 C.顺时针走了<360º的圆弧     D.顺时针走了>360º的圆弧

 

拓展延伸

一行测定经纬线

 僧一行(683—727),俗名张遂,魏州昌乐(河南南乐县)人,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因追求真理、逃避权势武三思的纠缠而赴嵩山削发为僧,人称僧一行。他于开元五年(717)到京城长安,任唐玄宗的天文顾问。此后他推广了大衍历,推广了刘焯的“关于太阳运行不等速”内插法公式,并和梁令瓒共同制成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等。他使用许多新创制的天文仪器,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并多次测量了二十八宿距天球北极的度数,发现前人测定的不少数据不准确。他根据自己观测的结果,推断恒星本身在天球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恒星运动的天文学家,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Edmund Halley,1656—1742)发现恒星运动早一千多年。

由于按原来的历法预报日食发生了较大误差,唐玄宗下令制定更完善的历法。僧一行决心以实地测量纠正原来历法的错讹之处,于开元十二年(724)发起并主持了历史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工作。他选择的测量点南起林邑(位于今越南中部,约为北纬18度)、北到铁勒(今属蒙古,北纬51度),遍及安南都护府(位于今越南)、朗州武陵县(今湖南常德)、襄州(今湖北襄樊)、蔡州上蔡武津馆(今河南汝南)、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汴州浚仪太岳台(今河南浚县)、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蔚州横野军(今河北蔚县)、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镇)、洛阳(今河南洛阳)等地。其中以南宫说等人在白马、浚仪、扶沟、武津一带南北四五百里的平坦地面上的测量效果最佳。他们观测了夏至、冬至和春分、秋分时的日影长度差(晷差),并实地测量距离,又测出这四点的北极星高(纬度),这样就算出北极星高度相差一度,相当于纬度相差一度时,地面上南北距离的差值。僧一行的测量结果是351里80步,折合129.22公里,比今值多了18.02公里多(今值是111.2公里)。僧一行的实地测量推翻了“王畿千里,日影一寸”的错误观念。测量结果相当于获得了子午线一度弧的长度,这次测量意义特别重大,被李约瑟认为是科学史上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