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23 10:32:24 浏览次数: 【字体:

 56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晨昏线和昼夜交替的原因。  2.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 转现象。

3.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4.认识日界线,理解日界线影响下日期的分布情况。

自主学习

一、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_______。

2.昼夜交替的产生 的原因: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并且地球不停地______。

3.昼夜交替的周期:_________。

4.晨昏线(圈):_______和_______的分界线。晨昏线始终与__________垂直。

晨昏线由______和______组成。晨昏线把经过的_____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1.偏转规律:北半球向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偏,赤道上_____偏。

2.地转偏向力:与物体运动  的方向_____,只改变物体运动的_____,不改变_____。

 

②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纬度的_______位置的地方总比_______位置的地方要先见到日出,时刻较_____,地方时的值较_____。

③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_  ,每隔1°,地方时相差  _     。

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

2时区与区时

1)时区

①全球共分为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_____。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1区至东12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1区至西12区。

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12区。

2)区时

①各时区都以本时区_____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时区区时相差_____个小时。

②区时的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3日界线与日期的变更

①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是指_______经线。西侧是_______时区,东侧是_______时区。

②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______时或______时所在经线。

 

 

 

【典例巩固】

1、图中A、B点所在纬线始终被晨昏线平分,此刻C点

为12点,A点为0(或24)点。据此在下面圆圈中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赤道、地轴和地球自转方向;

(2)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

 

3、如下图,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北岸有沙洲形成,而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和流向与图示相吻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回答4~6题。

4、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5、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的地转偏向现象  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下6~7题.

6.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7.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8、北京(116ºE)所在的时区的中央经线为9点钟,则此刻东京时间(东九区)是(    )

A.10点16分    B.9点44分      C.10点整        D.8点整

9、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此时正值美国东部时间

(西5区)(    )

A.29日1时13分    B. 30日3时13分 C. 29日3时13分      D. 30日1时13分

10、我国某学校兴趣小组用日杆影测当地经度。当日杆影最短时,手表上的时间为12点25分,则当地的经度是(    )

A.113°45′E     B.113°15′E

C.103°W       D. 113°45′W 

11、右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b、c三点的地方时为(    )

  A.都是18点                    B.6点、12点、18点    

  C.都为6点                      D.12点、18点、24点

12、一个人是9月9日的生日,他相在一年内连续过两个生日,下列做法能实现的是(    )

A、在东十二区过完9月9日,再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B、在西十二区过完9月9日,再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C、在西十二区过完9月8日,再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D、在东十二区过完9月8日,再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轮船在太平洋海域向东航行。轮船行至东十二区,一孕妇产下一女婴,时间是2014年6月7日11点30分。越过日界线后,又产下一女婴,时间是11点50分。11点55分,孪生姐妹出生的喜讯,通过电报向产妇在北京工作的丈夫报告,奇怪的是“妹妹”的年龄却比“姐姐”的大。

(1)国际日期变更线不与180º经线重合的原因是     

(2)孪生姐妹的生日各是         

(3)“妹妹”的年龄比“姐姐”的大,原因是        。

(4)产妇的丈夫收到电报的当地时间是    

拓展延伸

在英文中,时差被称为Time lag或Jet lag,即因乘坐飞机导致的时间差。人之所以对时差有反应,是因为两个时钟的运行错了位。地球永远处在光明和黑暗的交替之中,它的日节律是24小时,被称为“太阳钟”。与其相类似的,人体内部也有一个“生物钟”,它来源于自身的调节,基本上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它与“太阳钟”有很大的差别。但由于人生活在地球中,受到“太阳钟”光明和黑暗交替的影响,因此它们必须每日互相协调,而达到同步。正常情况下,这两个钟的节律基本一致,所以人才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如果人乘坐飞机向东西方向飞行,在很短的时间里跨越了几个时区,这两个钟就不一致了。于是,原本按照生物钟的指示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头顶却是艳阳高照,太阳钟命令你起床干活。两种矛盾的信息同时出现在体内,就会导致各个器官不知所措,出现诸如疲倦、焦虑、易怒、头晕、便秘等症状。乘飞机长途旅行,往往使人快速跨越多个时区,使旅行者出现紊乱、白天疲劳、夜间失眠等症状,即所谓的时差反应。研究证实,自东向西跨越几个时区,发生的机能失调会少些;而自西向东飞行,即使发生同等程度的生理机能失调,恢复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是因为,从旅行的角度讲,向东飞等于强迫旅行者早睡,一般人很难睡着。但向西飞等于强迫旅行者晚睡,让一个人每天晚睡一点,要比让他每天早睡一点更加容易。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类似的经验,所以比较容易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