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20 19:05:06 浏览次数: 【字体:

 

《第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2、掌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重点难点:秦的统一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8——P11内容,独立完成已下内容)

              (一)秦朝统一:①原因:                          

                              ②经过:                                              

                              ③意义:                                

              (二)专制主义:①皇帝制度   特点:                   

秦朝中央                       ②中央官制   内容:                   

集权制度

的形成        (三)中央集权:地方官制——郡县制

                             ①由来:                                 

                             ②机构设置:                              

                             ③影响:                                   

【合作探究】

一、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交流自主学习内容,互相解疑析惑,补充问题答案,列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讨论

1. 秦统一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2. 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3. 谈一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典例巩固】

(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10分钟时间,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下列各题,看看哪组最快最好)

1.“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

2.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史家的研究论文    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

3.《水经注·湘水》云:“秦灭楚,立长沙郡。” 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B.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C.郡守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命               D.县令、县长也由皇帝直接任命

4.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A.改国王为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B.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C.地方实行郡县制,防止割据       D.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

5. 秦朝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拓展延伸】

【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

 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案情:被告被控于公元前221年统一 天下后,在十五年统治期间,残暴不仁,奴役百姓,实在是一个暴君

 被告人自辨: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陪审团:全体学生

 如果你是法官,你将如何断案?

 

 

 

【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