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导学案
《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
2、掌握《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3、重点难点: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0——P53内容,独立完成已下内容)
(一)虎门销烟:
①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世界:
②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
概况:
影响:
鸦片战争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 中英):
①过程:
②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结果: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中英法):
①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②结果:
【合作探究】
一、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交流自主学习内容,互相解疑析惑,补充问题答案,列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讨论
1.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对此观点你怎么看?
2. 鸦片战争对我国产生了何种影响?有人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什么?
【典例巩固】
(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10分钟时间,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下列各题,看看哪组最快最好)
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说法是: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势力深入,国家主权丧失
D.我国丧失部分国家主权并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2.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侵略者由东南沿海开始发动进攻 B.其目的都在于打开中国市场
C.都推进到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D.侵略者都以武力打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4.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5.(2013·浙江文综·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拓展延伸】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 “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至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域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以上材料均摘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