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导学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6-30 09:41:10 浏览次数: 【字体:

 

《第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重点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辛丑条约》的影响。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8——P61内容,独立完成已下内容)

   (一)甲午中日战争:

                       ①经过:                                          

                                                 

②结果:                                          

甲午战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

和八国联               ①义和团运动及其口号:                            

军侵华                 ②失败及意义:                                   

      ③八国联军侵华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①主要内容:                                       

                                                   

②结果:                                          

【合作探究】

一、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交流自主学习内容,互相解疑析惑,补充问题答案,列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讨论

1.谈一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2. 试分析中日甲午战争产生的影响?

 

 

【典例巩固】

(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10分钟时间,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下列各题,看看哪组最快最好)

1.《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A.赔款两亿两白银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品岸                D.割让台湾

2.甲午中日战争第二阶段,战场主要集中于:

①朝鲜半岛     ②辽东半岛      ③山东半岛       ④黄海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山东深受其害 ②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首当其冲  ③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异常猖獗   ④列强的经济侵略严重破坏了山东的经济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

C.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5. 经过义和团运动,瓦西德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拓展延伸】

1.(2013·重庆文综·13)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4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

                       ——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