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导学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理解“雅尔塔”体系。
3、重点难点: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118——P121内容,独立完成已下内容)
(一) 从盟友到对手:
①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特点:
作用:
②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 “冷战”信号:
“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 美苏“冷战”:
①美国的“冷战”措施 政治上:
两极世界 经济上:
的形成 军事上:
②苏联的对抗措施 经济上:
军事上: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① ②
③ ④
【合作探究】
一、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交流自主学习内容,互相解疑析惑,补充问题答案,列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讨论
1. 美苏由盟友到对手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因素?
2. 古巴导弹危机说明了什么问题?
3. 分析“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典例巩固】
(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10分钟时间,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下列各题,看看哪组最快最好)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
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 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2.近年来,西方媒体纷纷指责中国“黑客”攻击美、德、英国的政府或军方网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这些言论是冷战思维的表现。“冷战思维”的核心是:
A. 遏制 B.打击 C.合作 D.共存
3.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冷战 ②杜鲁门主义③对西欧国家经济援助④成立北大西公约组织⑤朝鲜战争
② ② ② ①
③ ① ③ ③ ②
A. ① ④ B. ④ C. ① ④ D. ③
⑤ ⑤ ⑤ ⑤ ④
4.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5.(2013·上海单科·35)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
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
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
C.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51年12月31日,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 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历史·必修1》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中,就马歇尔计划的影响来说,其共同观点是什么?
(2)上述三则材料中,有些材料的观点互相矛盾。请就这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
(3)据以上材料,结合你自己的看法,从国际政治的视角,综述马歇尔计划实施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