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八中2013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19 16:43:19 浏览次数: 【字体:

 

衡阳市八中2013年下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理科物理

命题人:曾云生   刘重情      审题人:刘建军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9小题; 36分.)

1、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

A. 电源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的大小

B.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

C. 电源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

D. 电流做功的快慢.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大,该点的电场强度就大

B.电场强度的方向总跟电场力的方向一致

C.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D.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3、关于电势和电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就大;

B.   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放在该点的电荷的电量越大,它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C.   在电场中的任何一点上,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D. 在负的点电荷所产生的电场中任何一点上,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4、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I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2R,电流强度为I/2,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     )

A.4Q          B.2Q          C.Q/2           D.Q/4

5、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 ,电阻是R 。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成(      )

A.100R             B.10000R             C.R/100             D.R/10000

6、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R3的滑动头P向b端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7、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c球在xoy坐标系原点o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荷量比b所带电荷量少.关于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原点指向第Ⅰ象限      B.从原点指向第Ⅱ象限

C.从原点指向第Ⅲ象限      D.从原点指向第Ⅳ象限

8、如图所示,有四盏电灯连接在电路中,L1和L2都标有“220 V 100 W”字样,L3和L4都标有“220 V 40 W”字样,把电路接通后,最亮的是(     )

A.L1         B.L2         C.L3         D.L4

9、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不考虑灯的电阻的变化) 

A.   35.8 W      B. 43.2 W      C. 48.2WD.     76.8 W

二、多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 12分.

10、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虚线为等势面,粒子的运动轨迹为adb,粒子在a点时具有的动能为EK,重力不计.则(     )

A、粒子带正电荷

B、粒子带负电荷

C、粒子经过b点时具有与a点相同的动能

D、粒子经过b点时的动能小于粒子经过d点时的动能

11、如图,a、b分别表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电池组的内阻是1Ω      

B.电阻的阻值为0.33Ω

C.将该电阻接在该电池组两端,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4W

D.改变外电阻的阻值时,该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W

12、下述关于用多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小的档位,重新调零后测量

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

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三、实验题 (本大题共1小题; 16分.)

13、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①他们应选用下图所示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答:________

 

②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连接右图的实物图

 

 

 

③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________.

      

④把元件Z接入如上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2 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 A;当电阻R的阻值为R2=3.6 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 A.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⑤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线状元件Z的直径如图所示,则元件Z的直径是________mm.

⑥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线状元件Z的长度如图所示,则元件Z的长度是________cm.

 

       

 

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4小题; 36分.

14.、(8分)在真空中的O点放一点荷Q=1.0×10-9 C,直线MN过O点,OM=30 cm,M点放有一点电荷q=-2.0×10-10 C,静电力常数k=9×109Nm2/C2,如图所示.求:

 (1) 点荷Q在M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

(2) 若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高15 V,则电荷q从M点移到N点,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15、(10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6V,电源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2.4kΩ、R2=4.8kΩ。

(1)若在ab之间接一个C=100μF的电容器,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求电容器上所带的电量;

(2)若在ab之间接一个内阻RV = 4.8kΩ的电压表,求电压表的示数.

 

 

 

 

 

16、(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 m、3 m的三个小球A、B、C,其中B球带电量为+q,A、C球不带电,用绝缘细线将A、B、C串连后放在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设法将A固定,三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此时A、B球间细线拉力为多少?若将A球释放,则释放瞬间A、B球间细线的拉力变为多少?

 

 

 

 

 

 

 

 

 

17、(10分)图甲中B为电源,电动势ε=27 V,内阻不计,固定电阻R1=500 Ω,R2为光敏电阻,C为平行板电容器,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1=8.0×102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m.S为屏,与极板垂直,到极板的距离l2=0.16 m.P为一圆盘,由两个透光率不同的半圆形ab构成,它可绕AA′轴转.当细光束通过半圆形ab照射光敏电阻R2时,R2的阻值分别为1000 Ω、2500 Ω.有一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以速度v0=8.0×106 m/s连续不断地射入电容器C.已知电子电量e=1.6×1019C,电子质量m=9×1031kg.忽略细光束的宽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时间及电子所受的重力.假设照在R2上的光强发生变化时R2阻值立即有相应的改变.

(1)设圆盘不转动,细光束通过b照射到R2上,求电子到达屏S上时,它离O点的距离y;(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设转盘按图甲中箭头方向匀速转动,每2秒转一圈.取光束照在ab分界处时t=0,试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电子到达屏S上时,它离O点的距离y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0~4 s间).要求在y轴上标出图线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值.(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按画出的图线评分)

     

 

 

 

 

 

 

 

 

2013下期期中考试理科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D

C

B

B

D

D

B

AC

AD

AC

一、二(每题4分,共48分)

 

 

三、(每空2分、连线4分,共16分)

 

13、①      A         ② 见右图

 

  半导体    

 

     4.0            0.40        

 

     1.990         ⑥   10.020    

 

四、(8+10+8+10=36分)

14、(8分)

解:

   

 

15、(10分)解:

       

 

16、(8分)

解:静止时:T=5mg+Qe

    释放时:对A有:     T1+mg=ma        ①

            对AB整体有:3mg+qE=3ma      ②

    解①②得:T=qE/3

 

 

 

17(10分)解: (1)设电容器C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电场强度大小为E,电子在极板间穿行时y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穿过C的时间为t1,穿出时电子偏转的距离为y1

U= E

eEma t1= y1at

由以上各式得y1= 

代入数据得y1=0.4×102 m 

由此可见y1d,电子可通过C.

设电子从C穿出时,沿y方向的速度为v,穿出后到达屏S所经历的时间为t2,在此时间内电子在y方向移动的距离为y2

v1at1 t2= y2v1t2

由以上有关各式得y2

代入数据得y2=1.60×102 m

由题意yy1y2=2.0×102 m

 

(2)见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