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八中2016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来源:xsc 发布时间:2016-04-22 11:29:28 浏览次数: 【字体:

  衡阳市八中2016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依据市教育局德育科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校德育办决定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督促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延伸,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

根据以往两个学年的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学年度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总结,争取再取得更为有效的成果。

二、“社会实践”课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获得直接感受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2、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4、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三、社会实践的内容及活动安排

1、入学教育

(1)军训:主要进行国防教育、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2016年新生军训时间:2016年8月21—27日

2016年高二学生军训时间:2016年8月19—20日

新生军训结束前进行会操表演及评比。

(2)制度及安全教育

学校组织学生学习《衡阳市八中制度汇编》、《学生修身必读》、《国防教育》等。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并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书面考查,学校将制度理论学习的考查成绩与军训等成绩汇总,对入学教育进行班级评比。

2016年新生制度及安全教育时间:2016年8月21—27日

2、德育基地活动、参观考察等

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衡阳市八中德育基地的体验性活动。学校有恒飞电缆、金杯电缆、特变电工、南岳电控、燕京啤酒衡阳公司、高兴村、技工大队、雁南监狱、一纺机、衡阳拖拉机厂、新衡泵等十一个德育基地,每年组织高二学生到德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安排:2016年4月

布置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学工(商)、学农林牧副渔、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活动。

时间安排:2016年暑假、寒假、十一长假、双休日等

3、社会调查

结合研究性学习,实地参观和考察本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德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调查的内容一般是指现实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等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和探究性的调查;访问则一般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群体等为访问对象。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多个内容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时间安排:2016年暑假、寒假、十一长假、双休日等

4、学校社团活动、协助班级管理

(1)学校由社团中心组织学生社团活动。

(2)学生干部协助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

5、运动会、节日庆祝活动、衡阳市八中学生“三月四节五主题”活动

运动会时间:2016年10月19—20日

  2016年元旦汇演

  衡阳市八中学生“三月四节五主题”活动由学校社团管理中心组织,每月一个系列主题活动。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须上交以下材料

(1)行业体验活动:军营生活体验与军事训练、农村生活体验与农业劳动、企业生活体验与工业生产三个方面的证据各一份。

 (2)学校传统活动:学校值周值日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以及其它重大节日活动的证据各一份。

 (3)参观考察活动:参观考察风景名胜、教育基地、政府机构的证据各一份。

2、学校将根据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和颁证。

 

                                               衡阳市八中

                                                 2016年2月11日

 

 

 

 

 

 

 

 

 

 

 

 

 

 

 

 

 

 

 

 

 

 

衡阳市八中2016年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依据市教育局德育科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校德育办决定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督促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延伸,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

根据以往两个学年的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学年度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总结,争取再取得更为有效的成果。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

1、志愿者公益活动。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所开展的各种为公众谋利益的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图书馆)参与管理服务,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参加助残帮困活动等;如与环保、卫生、绿化、美化等有关的公益劳动、各种大型活动的义务工作以及其他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2、家庭所在地服务活动。参与社区管理,参加义工等活动。协助居委会出墙报,开展协助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劳动,开展植绿护绿、清洁楼道、拾捡垃圾、清除牛皮癣等活动,真正体验社区生活。

3、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可配合社区的需要,组织学生通过制作板报、知识讲座、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开展法制、环保、卫生、科技、拥军帮属活动、城乡文体活动、中小学生假期学习或活动辅导等多方面的宣传活动。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社区发展的使命感,并激励学生身体力行。

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劳动法》,宣传与工人农民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开展法律义务咨询等。

4、帮贫助困。学校鼓励学生自觉而乐意地为社区特殊人群(如:经济困难人口和残疾人等)的生活服务,并在服务中发展爱心和同情心,增强自我的奉献精神。

敬老等义工活动  发扬助人精神,在敬老院、福利院等地开展敬老爱幼活动,深入社区开展“送温暖,重晚情”活动。

5、社区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依照民间风俗习惯所开展的活动,使其通过体验社区生活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

6、教室值日、平时小扫、周五街道服务

教室值日、平时小扫由各班组织,周五街道服务由学生处安排。

四、社区服务活动总结、表彰

1、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同学须上交以下材料

(1)社区(或者村镇)文化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科普推广活动、拥军拥属、文娱演出等)。

 (2)社区(或者村镇)环境建设(如环保服务、绿地领养、板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等)。

(3)社区(或者村镇)干部见习活动(如社区社情调查、社区规划、社区合理化建议、社区干部工作体验等)

(4)义工活动(如助学、助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等)。

2、学校将根据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和颁证。

衡阳市八中

                                                 2016年2月11日